首页

国产女王论坛

时间:2025-05-24 03:29:52 作者:航拍雄安起步区第五组团大学城配套一期项目 浏览量:52069

  中新社上海9月20日电 (记者 王笈 李佳佳)由敦煌研究院和中华艺术宫(上海美术馆)主办的“何以敦煌”敦煌艺术大展20日在上海开幕,展览调集大批极具代表性、稀缺性的一二级珍贵文物及历代专家临本,挖掘和展示敦煌文化的深度内涵。

  敦,大也;煌,盛也。敦煌文化延续近两千年,集建筑艺术、彩塑艺术、壁画艺术于一身,是中国规模最大、历史延续最悠久、保存相对完好的历史遗迹之一。

9月20日,“何以敦煌”敦煌艺术大展在上海开幕。图为“北魏刺绣佛像供养人”。 中新社记者 张亨伟 摄

  本次大展聚焦“世界文化遗产”敦煌莫高窟的文化、艺术、历史,以“文物+复刻经典洞窟+壁画彩塑”为形式,汇集100多件/套展品。其中,敦煌研究院馆藏文物中体积最大的“北凉石塔”、见证敦煌文化包容互鉴的“六字真言碑”、证实记录莫高窟开凿时间的“圣历碑”、禁止出国(境)展览文物“北魏刺绣佛像供养人”等多件重量级“国宝”首次亮相上海。

  值得关注的是,敦煌藏经洞文物《归义军衙府酒破历》三段借助数字化技术得以“相聚”。《归义军衙府酒破历》简称《酒账》,记录了1000多年前敦煌当地归义军衙府的公务用酒支出,涉及敦煌当时的政治、经济、外交、民俗、手工业生产等方面,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。

  由于历史原因,《酒账》被一分为三:一段存于中国;一段流落于日本,后被捐献回中国,开创了敦煌文献回归故里的先河;一段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。本次大展将《酒账》前两段的原件及第三段的复制件置于同柜展出。

“何以敦煌”敦煌艺术大展复刻的莫高窟洞窟。 中新社记者 张亨伟 摄

  展览还复刻了敦煌莫高窟的6座经典洞窟,包括被称作“万神殿”的西魏第285窟、被誉为“最美飞天”的盛唐第320窟、“打开中世纪世界历史”的晚唐第17窟、敦煌现存唯一以观音为主题的元代第3窟等,浓缩体现敦煌石窟的千年营建历史。

  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元林告诉中新社记者,这6座洞窟的实体洞窟都非常珍贵,“人类活动会影响到洞窟壁画的保护,因此这些洞窟平时不会对普通游客开放,主要供学术研究、艺术家考察。但是我们很想与普通游客分享这些精美的艺术,所以通过高清数字摄影、三维建模等技术复刻洞窟,让观众走进复制窟,宛若走进了真实的洞窟,获得更近距离的真切感受。”

  “何以敦煌”敦煌艺术大展将在中华艺术宫持续举办至12月20日。(完)

【编辑:王超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(十四冬)综合消息:自由式滑雪双人雪上技巧收官 名将凌智无缘冰壶混双决赛

作为全球荒漠与半荒漠地区少见的大型草原湖泊,乌梁素海阻止了乌兰布和沙漠向东侵蚀,承担着调节黄河水量、保护生物多样性、改善区域气候等重要功能,是北方多个生态功能交汇区的天然屏障,也是控制京津风沙源的天然生态屏障。

广东省普宁市池尾街道党工委书记陈忠诚被查

面对老龄化加速、养老金支付压力巨大、财务可持续性受到挑战等现状,王忠民认为,养老需求正在激发,养老保险应当丰富产品供给,借势资产管理市场以及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核心技术的发展机遇,重塑养老金融领域的新格局。

毛宁回应西方国家唱衰中国经济:中国经济没有崩溃,反倒是“中国崩溃论”屡屡崩溃

试点工作重点推进三大任务。开展广东、海南深化应用试点,全面整合各级各方平台优质资源,全方位多场景实现智能助力,强化全域全员全流程应用,着力建设广东、海南全域智慧教育示范区,助力粤港澳大湾区、海南自由贸易港高质量建设。开展中西部民族地区深化应用试点,支持西藏、青海、宁夏、新疆四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率先探索,全面提升国家平台应用有效性、数字资源建设针对性,夯实民族地区教育数字化基础,以教育数字化助力中西部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,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。推进东部优质数字资源共享,通过“同上一堂好课”“在线教研”等活动,充分调动北京、上海、江苏等东部地区积极性,探索数字资源进出机制和评价机制,集成全国好老师、好课程、好示范,扩大教育资源的优质供给。

(新春走基层)浙江:“方塘共兴”项目 携手贵州护童心

长春4月12日电 (高龙安 吕盛楠)记者12日从吉林省文旅厅了解到,2023—2024雪季该省游客数量、旅游收入、交通流量等多项指标均实现大幅增长,冰雪品牌的影响力、关注度、美誉度持续提升,文旅产业发展势头强劲。

北京市新冠病毒正处于流行期 流感病毒降至低流行水平

海陆空全方位互联互通。时下,在同江铁路口岸换装站场内,高耸的龙门塔吊井然有序地对中欧班列进口货物进行装卸作业,现场一片繁忙景象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